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转载

主动担当 创先争优

江淮大地谱写社会工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1-10 08:34 来源:安徽日报 点击数: 字体:【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把社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省委社会工作部去年3月5日挂牌成立,市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去年5月、7月全部挂牌。组建以来,全省社会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起跑就争先领跑、开局就开创新局”的精神状态,忠诚履职、勇于探索,各项工作全面铺开,重点工作取得突破,非公企业党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积分制、信访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六尺巷工作法”成为安徽基层治理“金字招牌”。

党建引领聚“新”力

新兴领域职业构成复杂、行业类型广泛、个体差异性大、流动性强,党建工作谁来负责?我省加强“两新”工委体系建设,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社会工作部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省级示范带动讲、行业党委引领讲、党建指导员结对讲、开发园区一线讲等5种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进站点、进商会进协会。开展两次省级示范宣讲,77万名党员职工在线收看,受到广泛好评。

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点,也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着力点。省委社会工作部实施“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专精特新”、规上工业等重点企业新建党组织1228个、覆盖率64%,全省10.6万户非公企业、1.3万个社会组织组建群团组织,推动党群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不留空白。

数据显示,全省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商会有3618家,其中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412家,去年成立5个行业党委,纳入行业党委管理的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达318家、占77%。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省委社会工作部探索实施党建强企惠企行动,在合肥、亳州等5市先行试点。合肥市制定“党建惠企百条”,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亳州市举办服务集市活动,组织职能部门、金融机构集中“摆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省371条重点产业链成立链上党委,去年开展链上活动1500余场,解决企业融资、招工等问题近4000个。全省共有1.36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去年走访非公企业5.2万户,走访出资人、职工等10万余人次,收集解决问题,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我省有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130多万人,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全省社会工作部门坚持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实施关爱凝聚5项行动,推出参加工伤保险、免费健康体检、子女爱心托管等24条暖心举措,在全省建设“友好场景”2084个,30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4000多个小区党群服务站、1700多个银行营业网点向新就业群体开放,解决了他们的现实问题。淮南市在友好街区内赋码进门、完善标识信息,解决骑手进门难、找路难等问题,六安市建设“映山红”党群驿站,芜湖市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铜陵市依托“工匠学院”开展技能培训,池州市实施“池久暖新”行动,黄山市打造“徽小哥”线上服务平台……一系列暖心关爱、贴心服务,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融入感、幸福感。

多元共治增效能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转化,探索形成以安庆市“六尺巷工作法”为代表的系列特色做法,淮北市“一杯茶”、阜阳市“四事四权”、合肥市“香樟树下唠家常”、黄山市“作退一步想”、宣城市“握手言和”……各地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之路。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市、县三级党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设立小区治理、网格管理等400多个专项组,加强跨部门工作协同。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领办近2万个基层治理项目,啃掉了一大批基层治理“硬骨头”,成为安徽原创特色品牌。

“小马拉大车”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老问题。安徽出台20条具体措施,在全省开展清理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壮马、轻车、畅路、聚力”,既为基层减负,又为基层赋能。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权责匹配了,牌子减少了,任务减轻了,为群众服务的时间更多了。

小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省委社会工作部实地调研小区治理,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建议3500余条,推动解决物业管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共性问题。

聚焦农村高额彩礼治理问题,省委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出台17条措施,指导各地确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宿州等市发出婚嫁新风倡议书,蚌埠市举办抵制高额彩礼宣传主题活动……各地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

只有把“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才能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我省进一步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社区)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基层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全省有104个县(市、区)、1471个乡镇(街道)、1.3万个村(社区)实施积分制管理,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服务群众暖人心

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我省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化信访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人民建议征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制度设计。省委社会工作部出台文件,开展专题征集,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马鞍山市统一整合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滁州市依托智慧社区汇集民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人民建议征集直达群众身边。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组织广大群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我省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万支志愿服务队伍、1316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去年以来,90多万名志愿者投身防汛工作,展现担当;16万名志愿者参与爱心送考等暖心服务,助梦起航;3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护航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绘就“青春风景线”……江淮大地志愿花开正芬芳。

潮涌江淮风帆劲。新时代新征程,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探索实践,扎实履职尽责,不断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把社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省委社会工作部去年3月5日挂牌成立,市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去年5月、7月全部挂牌。组建以来,全省社会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起跑就争先领跑、开局就开创新局”的精神状态,忠诚履职、勇于探索,各项工作全面铺开,重点工作取得突破,非公企业党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积分制、信访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六尺巷工作法”成为安徽基层治理“金字招牌”。

党建引领聚“新”力

新兴领域职业构成复杂、行业类型广泛、个体差异性大、流动性强,党建工作谁来负责?我省加强“两新”工委体系建设,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社会工作部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省级示范带动讲、行业党委引领讲、党建指导员结对讲、开发园区一线讲等5种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进站点、进商会进协会。开展两次省级示范宣讲,77万名党员职工在线收看,受到广泛好评。

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点,也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着力点。省委社会工作部实施“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专精特新”、规上工业等重点企业新建党组织1228个、覆盖率64%,全省10.6万户非公企业、1.3万个社会组织组建群团组织,推动党群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不留空白。

数据显示,全省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商会有3618家,其中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412家,去年成立5个行业党委,纳入行业党委管理的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达318家、占77%。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省委社会工作部探索实施党建强企惠企行动,在合肥、亳州等5市先行试点。合肥市制定“党建惠企百条”,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亳州市举办服务集市活动,组织职能部门、金融机构集中“摆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省371条重点产业链成立链上党委,去年开展链上活动1500余场,解决企业融资、招工等问题近4000个。全省共有1.36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去年走访非公企业5.2万户,走访出资人、职工等10万余人次,收集解决问题,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我省有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130多万人,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全省社会工作部门坚持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实施关爱凝聚5项行动,推出参加工伤保险、免费健康体检、子女爱心托管等24条暖心举措,在全省建设“友好场景”2084个,30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4000多个小区党群服务站、1700多个银行营业网点向新就业群体开放,解决了他们的现实问题。淮南市在友好街区内赋码进门、完善标识信息,解决骑手进门难、找路难等问题,六安市建设“映山红”党群驿站,芜湖市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铜陵市依托“工匠学院”开展技能培训,池州市实施“池久暖新”行动,黄山市打造“徽小哥”线上服务平台……一系列暖心关爱、贴心服务,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融入感、幸福感。

多元共治增效能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转化,探索形成以安庆市“六尺巷工作法”为代表的系列特色做法,淮北市“一杯茶”、阜阳市“四事四权”、合肥市“香樟树下唠家常”、黄山市“作退一步想”、宣城市“握手言和”……各地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之路。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市、县三级党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设立小区治理、网格管理等400多个专项组,加强跨部门工作协同。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领办近2万个基层治理项目,啃掉了一大批基层治理“硬骨头”,成为安徽原创特色品牌。

“小马拉大车”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老问题。安徽出台20条具体措施,在全省开展清理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壮马、轻车、畅路、聚力”,既为基层减负,又为基层赋能。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权责匹配了,牌子减少了,任务减轻了,为群众服务的时间更多了。

小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省委社会工作部实地调研小区治理,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建议3500余条,推动解决物业管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共性问题。

聚焦农村高额彩礼治理问题,省委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出台17条措施,指导各地确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宿州等市发出婚嫁新风倡议书,蚌埠市举办抵制高额彩礼宣传主题活动……各地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

只有把“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才能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我省进一步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社区)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基层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全省有104个县(市、区)、1471个乡镇(街道)、1.3万个村(社区)实施积分制管理,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服务群众暖人心

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我省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化信访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人民建议征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制度设计。省委社会工作部出台文件,开展专题征集,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马鞍山市统一整合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滁州市依托智慧社区汇集民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人民建议征集直达群众身边。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组织广大群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我省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万支志愿服务队伍、1316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去年以来,90多万名志愿者投身防汛工作,展现担当;16万名志愿者参与爱心送考等暖心服务,助梦起航;3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护航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绘就“青春风景线”……江淮大地志愿花开正芬芳。

潮涌江淮风帆劲。新时代新征程,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探索实践,扎实履职尽责,不断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